河南博物院簡介
河南博物院創建于1927年,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本館坐落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中段,院區占地面積126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2009年入選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 。
河南博物院現有館藏文物17萬余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精品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大,是見證中華文明發展軌跡,展示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的文化藝術寶庫。
現開放有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展和專題陳列《明清河南》《中原古代石刻藝術展》《丹淅吉金——中原楚國青銅藝術》《巧工遺珍——院藏明清珍寶展》《出彩中原——河南紅色文化陳列》及《國寶特展》。并有與展覽相配套的“社會教育體驗廳”和“華夏古樂廳”。
河南博物院以“發揚固有文化、提倡學術研究、增長民眾知識、促進社會文明”為建院宗旨,以建設世界著名博物館為目標,精心打造公益文化服務品牌,是領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華夏文脈的重要窗口,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是增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
河南博物院
地址:中國?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8號
電話:0371-63511237、63511239
傳真:0371-63850860
網址:http://www.laiyizn.com
郵編:450002
河南博物院機構設置
黨委書記??????萬??捷
院長 ?????????馬蕭林
黨委副書記 ?? 丁福利
紀委書記 ???? 葛聚朋
副院長 ?????? 張得水
副院長?? ???? 信木祥
副院長???????李??琴
副院長?? ???? 翟紅志
工會主席?????史自強
【工作職能】
河南博物院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征集、收藏、保管全省珍貴文物;開展對各種珍貴文物、歷史文物的研究、保護、陳列、展覽;負責全省文物鑒定工作,協助海關監管文物出境;負責文物火漆印章、文物出境許可證及鑒定資料的管理工作。
1.辦公室
負責院機關黨建、綜合協調、督辦、文秘、檔案、接待,協調工會、群團、文明單位建設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230
2、組織人事處
負責院機構編制、干部人事、教育培訓、離退休干部管理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065
3、后勤管理處
負責全院環境衛生、房產管理、維修、基建、物資供應、設備運行維護、水電氣管理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182
4、保衛處
負責全院的安全控制和治安管理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049
5、財務處
負責院機關財務管理和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227
6、陳列部
負責常設展覽、境內臨時展覽、出境展覽的策劃、組織和實施等工作,配合入境展覽的實施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193
7、社會教育部
負責對外開放、講解、社會教育和觀眾服務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253
8、研究部
負責文物、考古、博物館學研究,負責科研和學術團體管理、《中原文物》等期刊和有關資料的編纂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185
9、藏品管理部
負責全院文物收藏、管理、研究及藏品賬目管理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3270
10、圖書資料部
負責全院圖書、資料的采編、管理、借閱和信息咨詢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091
11、文物保護研究中心
負責全院文物保護研究、修復等工作,負責河南文物保護基地的運行管理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067
12、信息管理處
負責全院計算機和網絡系統、文物影像拍攝、文物數據庫、展廳多媒體系統的運行維護工作,負責數字資產的管理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196
13、河南文化信息中心
負責全院對外宣傳、新媒體平臺管理工作,負責河南文化網、河南博物院網的采編和運行管理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254
14、文物征集交流部(河南民俗博物館)
承擔原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職責,負責文物、藝術品、民俗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重大事件見證物的鑒定、征集、交流、展覽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5930052??郵箱:hnbwywwzj@163.com
15、文物鑒定中心(國家文物出境鑒定河南站)
負責全省 文物鑒定、評估、定級工作,協助海關監管文物出境,負責文物火漆印章和文物出境許可證的管理工作。
聯系電話:0371—61170232
16、華夏古樂團
負責古代音樂、音樂文物的研究、開發和華夏古樂展演等工作。
聯系電話:0371—61299807
17、紀檢監察室
負責全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負責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850862
18、對外合作交流辦公室
負責外事、對外文化宣傳和網站英文版翻譯工作,負責出入境展覽的聯絡、入境展覽的組織、策劃和實施工作。
聯系電話:0371—63511252
19、社會服務部(文創辦)
負責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研發、推廣和銷售工作,負責院區商品經營、管理工作。
聯系電話:0371—61732168
河南博物院章程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舉辦單位
第三章 理事會
第四章 管理層
第五章 職工
第六章 資產管理與使用
第七章 信息披露
第八章 終止和剩余資產處理
第九章 章程修改
第十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和保障河南博物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法辦院、科學發展,規范本院各項業務工作,確保公共文化服務、公共信托職能的實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際博物館協會職業道德準則》、《博物館條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本院名稱為河南博物院(英文名稱為Henan Museum)。本院住所是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8號。
第三條 本院的舉辦單位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登記管理機關是河南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
第四條 本院是非營利性事業組織,經費來源是財政全額撥款,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享有和履行相應權利義務,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條 本院的宗旨是遵循“發揚固有文化,提倡學術研究,增長民眾知識,促進社會文明”和“社會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理念,通過對中原古代歷史文化可移動物質遺產、當代重要歷史文化見證物和藝術品為重點的收藏,探究中原以及華夏歷史文明的發展歷程、特色和規律,并通過有序的展示和各種教育活動,促進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達到傳承與創新的目的。同時通過廣泛的宣傳與展覽交流,拓展公眾的文化藝術視野和素養,擴大中原文明的傳播與影響。
第六條 本院的業務范圍是:
(一)調查、征集和保管以中原歷史文化為主的可移動文化遺產和藝術品,對藏品進行有效的保護、管理和依法處置;
(二)對藏品進行鑒定研究,通過與藏品相關的歷史學、考古學、藝術史等的研究提升對藏品以及華夏歷史文化的認識。通過對博物館相關學科研究,提升本院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編輯出版《中原文物》期刊和各類科研書籍,搭建科研平臺;
(三)舉辦以河南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常設展,定期、不定期舉辦各類臨時展覽,加強與國際、國內博物館及文博、科研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和推出以歷史、文化和藝術為主題的展覽;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教育和文化服務活動,發揮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五)研究和開發具有本院及區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產品,出版各類普及讀物,并為公眾提供各類紀念類、實用類文化產品和歷史文化相關讀物,滿足公眾把博物館帶回家和增長文博知識的愿望,擴大中原歷史文化傳播渠道;
(六)加強網絡資源和數字化信息體系建設,利用網絡公共服務平臺,為公眾提供及時快捷的博物館公共文化信息;
(七)嚴格執行博物館的安全防護規范,做好全院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確保文物、人員和公共財產的安全;
(八)發揮河南博物院業務優勢,開展各類業務培訓,提升員工業務能力,培養行業人員;
(九)符合本章程的博物館其他業務工作。
第二章 舉辦單位
第七條 舉辦單位的權利:
(一)提出本院的宗旨和業務范圍;
(二)組建本院理事會;
(三)向本院理事會委派理事代表;
(四)提名和任免本院理事長、執行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
(五)按干部管理權限,任免本院黨委書記、院長及管理層;
(六)審核、批準理事會工作報告;
(七)監督本院工作運行;
(八)審核章程草案及章程修改草案;
(九)支持理事會依法履行職責;
(十)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舉辦單位職責。
第三章 理事會
第一節 理事會的構成及職責
第八條 本院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是本院的決策和監督機構。理事會向舉辦單位負責并報告工作。
理事會每屆任期為5年。
第九條 理事會由11—15名(單數)理事組成。主要包括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代表、河南省文物局代表、省有關機構代表、本院管理層代表、文博專家、社會知名人士代表、社會公眾代表、企業界代表及本院職工代表。
第十條 理事采用選任制或委任制的形式,按照管理權限上報有關部門核準或備案后產生,由舉辦單位履行任免程序。
第十一條 理事會下設秘書處,負責日常聯絡、會議組織、會議記錄、日常文稿起草、檔案資料管理等工作。秘書處人員沒有發言權、提議權和表決權。
第十二條 理事會的基本職責:
(一)審議本院章程,提出章程修改意見;
(二)審議本院事業發展規劃和重大業務活動計劃,監督計劃的執行,確保本院的使命、宗旨和目的的持續性;
(三)根據博物館的使命和宗旨提供相應支持,促進本院與社會各界的溝通,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本院的各項業務活動,確保最廣泛地為公眾服務;
(四)審議本院的工作報告、內部薪酬分配方案、財務預算和財務報告,提出合理化建議;
(五)為本院的業務開展,發動社會資源,積極籌措政府與社會資金,保證本院的財務穩定、正常運行和事業發展。
(六)審議本院機制體制改革及內設機構設置方案,確保有充足的人員實施本院的各項功能;
(七)審議本院內部主要管理制度并監督制度的執行;
(八)監督本院管理層執行理事會決議;
(九)審議并聘任名譽理事;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十一)理事會屆滿前三個月內負責組建下屆理事會,并報舉辦單位審核批準。
第十三條 理事會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通過本院章程和理事會會議行使議事、決策和監督權,支持管理層工作,不直接參與本院管理。
第十四條 本院院長是本院的法定代表人,負責本院日常工作。
第十五條 理事會向舉辦單位提交年度工作報告和重大事項專題報告。理事會通過的重大事項和決議按管理權限,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備案后方可生效。
第十六條 第一屆理事會由舉辦單位組織;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舉辦單位和本屆理事會共同組織,按程序選舉新一屆理事。
第二節 理事
第十七條 理事實行任期制,每屆任期5年,可以連選連任。舉辦單位或政府部門委派的理事年齡一般不超過60歲,社會人士(民營企業除外)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歲。
第十八條 理事為不授薪的社會公益職位,不因理事資格在本院領取薪酬。因履行理事職責產生的食宿、交通、通訊等費用,可按有關規定從本院經費中列支。
第十九條 理事的任職資格:
(一)具備擔任理事所需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熟悉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
(二)在所屬領域擁有較高的資歷和聲望,能客觀、獨立地表達專業意見;
(三)熱心社會公益,熱愛文博事業,維護本院的權益和社會聲譽,能根據本院的宗旨,忠實、誠信、勤勉地履行職責;
(四)身體健康。無記過以上行政處分,無違法犯罪、失信記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條 理事享有以下權利:
(一)出席理事會會議,享有發言權、提議權、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對理事會會議和本院開展的業務活動情況具有知情權、建議權、監督權;
(三)提議召開臨時理事會會議;
(四)理事會賦予的其他權利。
第二十一條 理事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本院章程,在理事職責范圍內行使權利;
(二)及時向本院反映社會各界的意見與建議,廣泛引導和爭取社會資源支持本院事業發展;
(三)認真履行職責,按時參加理事會會議及相關活動,遵守并執行理事會會議決議;
(四)在理事會授權下代表本院開展有關社會活動;
(五)遵守理事會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二十二條 理事履職過程中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擅自公開或使用本院涉密信息;
(二)憑借理事身份為本人或他人謀取不當利益;
(三)以違背本章程規定和精神的方式干擾本院正常運行;(四)從事其他與理事身份不符的行為。
第二十三條 理事可以在任期內提出辭職。辭職應向理事會遞交書面申請,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后,理事資格方可終止。委派產生的理事辭職須經委派方同意。
第二十四條 理事發生以下情形的,理事會應按程序終止其理事資格:
(一)違反法律法規,被追究行政或刑事責任的;
(二)因本人身體健康和工作等原因,不能繼續履行理事職責的;
(三)任期內無正當理由連續兩次或累計三次以上不參加理事會會議的;
(四)不能履行理事職責與義務,損害公共利益或本院利益的;
(五)法律法規及本院章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條 由于工作變動,理事推選方或委派方提出更換理事的,經理事會審議通過后,按理事原產生方式及程序予以更換。
第二十六條 增補理事需按原產生方式及程序補充并委任。新提名的增補理事,須經理事會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同意方能入選,新任理事完成當屆余下任期。
第三節 理事長
第二十七條 理事會設理事長1名,由舉辦單位提名,理事會選舉產生;設執行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1名,由理事長提名,理事會選舉產生;執行理事長、副理事長協助理事長開展工作。
第二十八條 理事長除享有理事權利外,還行使以下職權:
(一)引導理事會完成其職權,支持本院實現各項發展目標;
(二)確認理事會會議議題,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三)代表理事會簽署有關文件;
(四)督促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五)監督各理事履職行為;
(六)法律法規和理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九條 執行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協助理事長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協助理事長督促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理事長不能行使職權時,由執行理事長代行其職權;
(四)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第四節 理事會會議
第三十條 理事會會議一般由理事長定期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召開前十日內書面通知全體理事。理事會會議應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開。
第三十一條 理事長認為必要時,或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聯名提議時,可召開理事會臨時會議。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通訊方式召開理事會會議。
第三十二條 理事會實行民主集中制。理事會會議需要表決的重大事項,采取記名方式投票表決,每名理事享有一票表決權。理事會決議一般事項須經全部理事的半數以上通過。重大事項須經全部理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方可生效。
重大事項如下:
(一)擬定及修訂本院章程;
(二)審議本院中長期事業發展規劃、重大財務事項、內部薪酬分配方案、內設機構設置方案;
(三)按干部管理權限,審議本院管理層的任免并提出意見;
(四)審議決定本院理事會成員的聘任和解聘;
第三十三條 理事會會議程序:
(一)提議召開理事會會議,并確定會議議題;
(二)提前十個工作日將會議時間、地點、議題等相關材料書面送達全體理事;
(三)就會議議題進行討論;
(四)表決并形成理事會決議;
(五)制作會議記錄。
第三十四條 理事會議題根據本章程及工作需要確定。理事在職權范圍內可提交補充議題,補充議題須在理事會會議召開前以書面方式提出,由理事長決定是否列入當次會議議題。
第三十五條 理事會在審議各項議題前,應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事關本院發展的重大事項,理事會要與管理層、黨組織、工會等充分溝通,重大專業事項應向有關專業機構或專家進行咨詢。
第三十六條 涉及本院全體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按照有關規定應提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或審議。理事會在決策時應充分考慮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涉及本院機構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事項,理事會作出決定前,應征得院黨委研究同意。
第三十七條 如有必要,經理事長同意,相關人員可以列席理事會會議,以闡明具體事項。
第三十八條 理事會會議須有會議記錄,會議記錄應當作為本院重要檔案妥善保存。出席會議的理事和記錄人,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理事有權申請查閱會議記錄。
第三十九條 理事會會議記錄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會議召開的日期、地點;
(二)出席會議的理事人員、列席人員、缺席理事及缺席事由;
(三)會議主要議題及議程;
(四)各位理事的發言要點;
(五)提交表決事項的表決結果;
(六)理事會認為應當載入會議記錄的其他內容。
第四十條 理事會會議決議經理事長簽署后生效,所決議事項按管理權限須報有關部門批準的,須履行報批手續。
第四十一條 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本院章程規定,致使本院利益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并記載于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第四章 管理層
第四十二條 本院管理層是理事會的執行機構,向理事會負責,由院黨委書記、院長及領導班子成員組成組成,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管理層執行理事會決議,接受理事會監督,為理事會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
第四十三條 本院黨委書記、院長、副院長及其他核心管理人員任免,根據干部任免有關規定和程序執行,按干部管理權限由上級組織部門任免。其中在征求意見階段,須通過理事會審議,聽取理事會意見。
第四十四條 管理層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實施理事會的決議,接受理事會的監督,定期向理事會匯報工作;
(二)擬定和實施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日常業務活動;
(三)編制并組織實施經費預算等財務資產管理;
(四)依法、依規組織日常開放和觀眾參觀,保障文物、設施和觀眾的安全;
(五)負責日常運行管理,按照相關條例,做好本院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考核、崗位晉升和管理等工作;
(六)根據工作需要可提議設立發展規劃、薪酬與考核、陳列展覽、藏品保護等咨詢委員會或專業委員會;
(七)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八)上級主管部門賦予的其他職權。
第四十五條 院長經河南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核準登記后,取得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資格。
院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全面負責本院日常業務工作;
(二)制定并組織實施工作計劃、規劃;
(三)按照理事會決議組織有關工作的開展;
(四)法律法規和本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章 職工
第四十六條 本院職工由專業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工勤人員等組成。
第四十七條 本院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院規章制度對職工進行聘用、考核、晉升、獎懲等。
第四十八條 職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本章程的規定享有下列基本權利:
(一)依法開展崗位要求的工作,按工作職責和貢獻程度依法領取相應薪酬;
(二)對博物館事務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等參與民主管理;
(三)公平地獲得個人發展所需的相應工作、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四)在工作業績、工作能力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公平地獲得各級各類獎勵、榮譽稱號等;
(五)對職稱、待遇、紀律處分等涉及切身利益的相關決定表達異議,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訴,并請求處理;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本院章程、制度或聘用合同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四十九條 職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本章程的規定應當履行下列基本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博物館職業道德,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
(二)珍惜愛護本院聲譽,維護本院利益,遵守本院各項規章制度;
(三)勤奮工作,恪盡職守,完成崗位要求的工作任務;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本院章程、制度或聘約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六章 資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五十條 本院的資產及相關合法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五十一條 本院堅持博物館公共信托職責,所有館藏品均為永久性收藏,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合法保藏和利用。
第五十二條 本院的經費使用應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
第五十三條 本院執行國家統一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本院接受稅務、會計、審計等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
第五十四條 本院財務人員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規定配備、管理。
第五十五條 本院工作人員的工資、社保、福利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六條 理事會換屆和本院法定代表人離任,應當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第七章 信息披露
第五十七條 本院承諾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的規定,真實、完整、及時地披露以下信息:
(一)理事會通過的本院事業發展規劃;
(二)本院的機構設置、宗旨和業務范圍、年度工作報告等基本情況和相關信息;
(三)本院重要人事任免情況;
(四)本院章程及修改情況;
(五)國家規定應對外披露的其他相關事項。
第八章 終止和剩余資產處理
第五十八條 本院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經審批機關決定撤銷;
(二)因合并、分立解散;
(三)因其他原因依法應當終止的。
第五十九條 本院決定解散,應由理事會表決通過,理事會的終止決議應報舉辦單位審查同意。
第六十條 本院在申請注銷登記前,理事會在舉辦單位和有關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開展清算工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六十一條 本院所有藏品,應由舉辦單位組織清點封存,可劃撥其他博物館等機構用于公益性目的,不得用于清算償債。
第六十二條 清算工作結束,形成清算報告,經理事會通過,報舉辦單位審查同意,向河南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申請注銷登記。
第六十三條 本院終止后的剩余資產,在舉辦單位和有關單位的監督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院章程進行處置。
第九章 章程修改
第六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修改章程:
(一)章程規定的事項與現行的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符的;
(二)章程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的;
(三)理事會認為應當修改章程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五條 理事會決議通過的章程修改案,經舉辦單位審查同意后,報河南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核準備案。涉及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的,須向河南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章 附 則
第六十六條 本章程內容如與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國家政策相抵觸時,應以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國家政策的規定為準。涉及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的,以河南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核準頒發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刊載內容為準。
第六十七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于河南博物院理事會。
第六十八條 本章程經2015年11月27日理事會表決通過、2021年12月20日理事會重新修訂。
河南博物院第二屆理事會理事簡介
(以姓氏筆畫為序)
萬捷,男,漢族,1966年10月生,河南中牟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博物院黨委書記。兼任國際博物館協會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
馬蕭林,男,漢族,1967年5月生,河南尉氏人,無黨派人士,現任河南博物院院長,文博研究館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會長。
馮 勇,男,漢族,1979年8月生,河南鎮平人,中共黨員,現任中共河南省直機關黨校教師,副教授。兼任河南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黨內法規研究會理事,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河南博物院志愿者。
劉 璐,男,漢族,1982年12月生,河南沁陽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博物院社會教育部副主任,文博館員。兼任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系專業委員會委員。
祁琛云,男,漢族,1977年8月生,甘肅慶陽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副教授。兼任河南省黃河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宋史研究會會員。
肖 紅,男,滿族,1960年9月生,河南開封人,民革黨員,現任北方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二級教授,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河南省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青聯委員,第五屆北京市石景山區人大常委。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中外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
陳可猛,男,漢族,1972年1月生,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現任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黨委書記,中原歷史與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
信木祥,男,漢族,1970年10月生,河南許昌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文博副研究館員。
胡葆森,男,漢族,1950年6月生,河南濮陽人,現任建業集團董事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十二屆河南政協常委,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兼任河南省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程管理與房地產學院名譽會長、客座教授。
高 飛,男,漢族,1982年1月生,河南新密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省委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事編處副處長。
殷 紅,男,漢族,1969年4月生,河南固始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省實驗中學副校長,中教高級。兼任河南省陶行知研究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錢 鋒,男,漢族,1969年9月生,河南鄲城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人事處處長。
康國義,男,漢族,1964年5月生,河南鄭州人,無黨派人士,現任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兼任中國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博物館學會副會長。
河南博物院建院歷史
天翻地覆,人間正道是滄桑;驀然回首,我們已經走過一段曲折的歷程,而將足跡深深鐫印在歷史的深層——河南博物院自1927年創建以來,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傾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如今,她伴隨著民族的振興、祖國的強盛,正逐步走向輝煌,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引人自豪,催人奮進。它作為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將永遠銘記史冊。
一、從河南博物館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中國歷史上創建較早的博物館之一。早在1927年6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將軍在治豫政綱中就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并身體力行,極力扶持文化教育事業。同年7月,在馮玉祥將軍的親切關懷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須靜、徐金泉、何日章三人為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隸屬省教育廳,指定開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學校校舍為館址(即今開封市三圣廟街),是為河南博物院發韌之始。
然而,這座解放前河南唯一的博物館,從其誕生之日起,便隨著時局的動蕩,走上了一條坎坷之路。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為表現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宣傳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將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同時劃撥劉師古堂充公遺產的一部分為???,限期開放。河南省民族博物院以“啟發民眾知識文明、激增革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征集歷史、自然科學、農業、藝術、生理衛生等方面的實物料。同年10月10日,在藏品缺乏的情況下,大量運用模型等手段,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陳列展覽。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國民政府將“河南省民族博物院”恢復為“河南博物館”,并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委任關百益為館長,并收回民眾師范房舍為古物陳列室。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又頒布了《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其中明確博物館的宗旨為:“一、發揚固有文化;二、提倡學術研究;三、增長民眾知識;四、促進社會文明”。同時設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兩個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河南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等組成的7人理事會,將原民族博物院的19個陳列室調整為7個,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飾和模型,充實了歷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間,是河南博物館空前發展的時期,藏品中的歷史文物最為豐富、精致,具有河南地方特點,而且涌現出以關百益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從此,河南博物館名聲鵲起,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肆侵入。為避免文物被毀,館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運重慶,工作處于停滯狀態。1940年日偽期間,河南博物館被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下設事務部、保館部、研究部等??箲鸾Y束后,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謝孟剛為接收委員,接收了日偽當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館,但終因解放戰爭的爆發,國民黨政府忙于內戰,經濟嚴重匱乏,經費拮據,博物館步履維艱。
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一舉解放了古都開封。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和文博事業,立即成立了以趙干亭為主的三人管理小組,進駐博物館,整飭館務。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廳廳長曲乃生兼任館長,開始組織人員,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生機,蓬勃發展。
1953年,根據中央文化部頒發的《對地方博物館的方針、任務、性質及發展方向的意見》,河南省博物館被確定為地志性博物館。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由開封遷至省會鄭州,有了較好的陳列展覽場地。然而,正當博物館有計劃、有秩序地全面開展各項業務活動的時候,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文革10年中,博物館組織癱瘓,業務荒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河南省博物館漸入佳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尤其是進入80年代,博物館力量不斷壯大,機構設置趨于合理,設立了陳列部、保管部、社會教育部、圖書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編輯部、辦公室、行管科、保衛科等科室,建立建全了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博物館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日月交替,滄桑更迭。歷史的車輪駛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間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旅游事業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進帶動了全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由于河南省博物館建筑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突擊在鄭州興建的,它無論在建筑形式、建筑規模、還是在內部設施上,都很難適應今天博物館日益發展的需要。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瞻遠矚,決定“八五”期間在省會鄭州建設一座具有當今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博物館。1991年秋,根據李瑞環同志的有關指示,經原省委書記侯宗賓、原省長李長春等領導同志的積極爭取,國務院決定由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籌建新館舍。
新館位于鄭州市農業路中段,占地10 余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累計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歷時5年建成。主體展館位于院區中央,呈金字塔形,后為文物庫房,四隅分布有電教樓、綜合服務樓、辦公樓、培訓樓等。整體建筑結構嚴謹、氣勢宏偉,造型古樸典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體現了中原文化的特點。
按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的要求,新館內部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內有自動消防系統、安防監控系統、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文物保護系統、電教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等設施。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的成立,是河南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博物館發展史上的一樁盛事。
二、從白手起家到文物收藏大館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物豐富,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在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絢麗多彩的古代文化,這就為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河南博物院創建之初,就十分重視文物的征集工作,但由于當時缺泛經驗,博物館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征集藏品往往是單純的“網羅珍奇”,藏品頗為復雜,而且良莠不齊。
1930年至1936年間,是舊河南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的繁榮時期,無論是在藏品的征集、整理或在對藏品的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關百益先生的帶領下,先后接收了古物保存委員會所存的所有文物,其中包括1923年新鄭出土的春秋銅器,1925年11月鄢陵城關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洛陽等地的歷代石刻等。1934年、1935年又先后征集了大量的古代名人書畫及現代藝術品,從而大大豐富和提高了博物館藏品的數量和質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還主動進行了幾次田野發掘,獲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這個時期擁有的藏品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精,彌足珍貴。如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大型列鼎、王子嬰次爐、編鐘等;登封縣的九柄玉如意;石刻中的北魏石棺,劉根造像碑、魏志8種、隋代四面造像、舍利塔銘、唐代泉男生墓志、宋代二體石經、金代進士題名碑等。正因為擁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所以在全國博物館界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國外也深受贊揚。當時曾有這樣的評論:“統中國博物館所藏物品,除故宮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館堪居第二之位置?!?/p>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確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館工作人員以滿腔的愛國熱忱和高度的責任心,精心挑選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分裝68箱運漢口,存放于法國租界。1938年9月,隨著國內形勢日趨危急,存放于漢口的文物又輾轉運至重慶,從而避免了日寇的劫掠和破壞。而存留于開封的文物,在開封淪陷后,大部分銅器、鐵器下落不明。存放于重慶的68箱文物,于1949年11月,由國民黨政府挑選38箱,其中文物5119件,圖書1450套(冊)運往臺灣。至此,河南博物館元氣大傷,苦心經營20余年的文物大館,已無精品可言,博物館名存實亡。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得天時,占地利,重整旗鼓,大力開展文物征集工作,通過調查、收購、接受捐贈、發掘、揀選、調撥等,很快恢復了元氣。而且,館藏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已非昔日可比。迄今為止,館藏文物達十萬件,特別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和歷代陶瓷器,享譽世界,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如鄭州的大河村遺址出的新石器彩陶、臨汝出土的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鄭州窯藏青銅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國青銅器、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銅器、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銅器、扶溝出土的楚國金銀幣、洛陽唐三彩、汝瓷、鈞瓷等。另外,從1954年開始,博物院還曾多次派出征集人員,分赴革命老區,進行調查訪問,征集了一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同時,還接收了省軍區、省民政廳等單位撥交的部分革命文物和有關資料,其中有許多珍品,如太平天國的布告、義和團的旗幟、吉鴻昌烈士就義時的血衣、彭雪楓烈士的遺物、《響導》周報、《新青年》雜志、《紅旗報》《中州評論》《拂曉報》等。
近十年,隨著文物工作的不斷深入,湮埋已久的地下文物精品,終于重見天日,再現風采。為了配合河南博物院建設,發揮河南文物大省的優勢,從不同側面再現燦爛的河南古代文化,在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廳、文物局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又陸續從中央、省直及各地市文物單位征調一大批文物精品。這些文物精品,猶如鑲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顆顆明珠,放射出斑斕璀燦的光華,它必將以無窮的魅力,吸引無數海內外的觀光客。
三、從《民族模型陳列》到《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陳列展覽是各項業務工作的中心環節。河南博物院創建伊始,就圍繞這個中心開展工作?!懊褡宀┪镳^”時期的《民族模型展覽》,是河南博物院歷史上舉辦的第一次陳列展覽。陳列以塑像為主,配合照片,展出古今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出后,引起了當時開封各階層和市民的轟動,“參觀者為之途塞”。
1930年至1937的"河南博物館"時期,在廣泛收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各類自然標本的基礎上,先后開放的陳列室有13個。如安陽殷墟出土器物陳列室、新鄭古器物陳列室、洛陽古物陳列室、巖石陳列室、民族模型陳列室、開封相國寺舊藏文物陳列室、石刻室、藏經陳列室、植物、礦物標本陳列室、書畫陳列室等。由于當時的陳列水平有限,在"唯器物論"的思想指導下,采取器物堆砌的辦法,陳列質量較差,但仍能看出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已初具規模,是我國博物院中的皎皎者。
1937年,在館藏文物精品運抵重慶后,開封本館所屬藏品仍繼續陳列開放,但數量和質量均大為遜色。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開封,博物館被迫停止活動,直到1940年日偽統治下,把博物館改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才將原陳列開放。
解放后,河南博物院獲得了新生。1949-1961年間,除舉辦《河南自然環境與資源》《河南歷史》《河南革命文物》三個基本陳列外,還舉辦展覽數十個,內容多數與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和政治運動有關。如《從猿到人展覽》(1950年)《鎮壓反革命展覽》(1951年)《偉大祖國展覽》(1952年)《青銅器展覽》(1952年)《歷代服飾展覽》(1954年)《肅反展覽》(1956年)等。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間,是河南博物院穩步發展的時期,也是舉辦展覽較多的一個時期。遷鄭之初,立即與省文物隊聯合舉辦了《河南省歷史文物展覽》,展出文物2000余件,每天觀眾如潮,川流不息,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1963年舉辦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覽》、以實物、圖片、繪畫、文字等較為系統地再現了河南革命斗爭史。1964年,在原有《歷史文物展覽》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的研究、設計、制作,舉辦了遷鄭后的第一個基本陳列--《河南歷史陳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歷史概況。
“文化大革命”時期,陳列展覽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展覽被污為“黑展覽”而被查封。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博物院職工還是以高度的責任心舉辦了幾次富有教育意義的展覽。如《抗大校史展覽》《焦裕祿事跡展》《林縣紅旗渠展覽》《洛陽煤礦史展覽》等。
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可以說是河南博物院大發展的20年,陳列展覽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并逐步確立了全國文物大館的地位。首先于1980年重新恢復了《河南歷史陳列》。該陳列在"文革"前陳列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內容,采用了新的陳列設備和手段,使之更趨于科學化和大眾化,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園地。1981年以來,又先后舉辦了《河南革命文物陳列》《古代雕塑藝術陳列》《古代建筑藝術陳列》《館藏明清書畫展》《館藏文物精品展》以及《楚國青銅器展》等幾十個展覽,觀眾人數逐年遞增,年平均觀眾達30余萬人次。
尤為引人注目是,通過六年多的醞釀和深入研究,集河南博物院集體的智慧,在中央、省、地市各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在落成之日便隆重推出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百年風云》《河南古代石刻藝術》《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筑》《楚國青銅器》《明清工藝珍品》《恐龍世界》等1個基本陳列和7個專題陳列,內容豐富,蔚為大觀。尤其是《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70年來河南博物院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內容更充實的大型陳列,展廳面積達3200多平方米、展覽文物1000多件(套),均屬館藏文物精品,重點展示了河南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在內容上,一改傳統的模式,盡可能地增加了觀眾參與項目;在形式上,普遍采用了聲、光、電等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使觀眾真正能夠賞心悅目;在講解手段上,配備了電腦控制的自動擴放錄音講解、擴放錄像、聲控幻燈、感應錄音講解等先進設備,增加了觀眾參與的一些項目,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對文物的求知鑒賞、娛樂等需求。
另外河南博物院自創建以來,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這個問題上做出積極的努力和嘗試。如1935-1936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當時河南博物館選送的新鄭出土的8件青銅器,在倫敦引起轟動,受到海外觀眾的高度贊揚。70年來,舉辦和參加的出國展覽還有:1980年丹麥、瑞士的《中國珍寶展覽》,1985年日本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86年日本的《黃河文明展》,1987年美國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90年日本的《河南省文物展》,1990年新加坡的《中國漢代文明展,1991年法國的《河南省史前文物展》,1992年澳大利亞的《帝王的中國展》,1993年丹麥的《華夏帝王展》,1996-1997年英國、德國、瑞士和丹麥的《人與神展》,1998年的《大黃河文明展》等。通過展覽,增強了我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使更多的海外觀眾進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四、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
有著70年歷史的河南博物院,不僅是文物薈萃之地、文化教育的場所,同時又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特別是在解放后的40多年來,河南博物院人才輩出,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1929年,殷墟文物進館之后,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即聘請考古學家關百益為編輯委員,研究考訂甲骨文字和各種器物刊印成書。1930年底,關百益先生接任館長職務,同時成立了研究部,科學研究工作步入正規。據粗略統計,1931-1938年間,河南博物館出版文物圖錄和研究著述達一百多冊、卷。比較重要的如《伊闕石刻圖表》(關百益)、《石華》(關百益)、《殷墟器物存真》(關百益)、《殷墟文字存真》(關百益)、《新鄭古器圖考》(關百益)、《南陽漢畫像集》(關百益)、《河南金石志圖》(關百益)、《老君洞石墨擷英》(關百益)、《繁塔石墨擷英》(關百益)、《南陽漢畫像匯存》(孫文青)、《殷墟文字存真第一集考釋》(許敬參)、《館藏石刻整理匯報》(孫文青)、《河南博物館自然科學匯報》一、二、三冊(傅桐生)等。在研究內容上,具有濃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充分發揮了地方博物館的優勢。在研究方法上,他們重視實踐,研究人員經常走出書齋,親自參加文物、標本的搜集和整理。如1935年8月,關百益在汲縣山彪鎮發掘戰國墓;1936年春,孫文青參加殷墟第十三次發掘;1936年9月至11月,許敬參、郭豫才等在輝縣琉璃閣進行發掘等。
1936年7月,王幼僑任館長后,為了"闡揚文化,研究學術",創辦了《河南博物館館刊》,到1938年3月因日寇入侵而???。短短的兩年時間,共出版15期,其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真所謂"琳琳瑯瑯,萃集一堂,遂為中州古代文化之大觀。"不僅能夠從中詳細地了解到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史,而且還有一批重要的考古學理論、考古調查報告和考古研究論文,直至今天,仍不失為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
建國以后,隨著博物館事業的迅速發展,科學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40多年中,雖然經受了多次政治運動的沖擊,但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脊虐l掘報告、學術論文數以千計,出版專著目錄和普及讀物也有幾十部之多,比較重要的如《中國陶瓷小品》(河南省博物館編)、《龍門造像題記》(河南省博物館編)、《河南省博物館》(中國博物館之七)、《中國奴隸社會》(許順湛)、《漢代疊鑄》(湯文興)、《中原遠古文化》(許順湛)、《夏文化研究論集》(鄭杰祥編)、《中岳漢三闕》(呂品)、《河南漢代畫像磚》(湯文興、呂品)、《黃河文明的曙光》(許順湛)、《河南文博考古文獻敘錄》一、二(孫傳賢主編)、《漢畫——河南漢代畫像研究》(周到、王曉)、《河南博物院落成論文集》等。
1977年,由河南省博物館主辦的全國第一家省級文博期刊《河南文博通訊》創刊,已故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刊名??飭柺篮?,很快引起了國內外讀者的關注。1980年,為了進一步擴大其影響,改為國內外公開發行,并于1981年更名為《中原文物》。20年來,《中原文物》始終擔負著向社會宣傳文物保護政策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術繁榮的多重使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獨特風格的學術期刊,越來越受到文博界的重視,已成為研究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漢畫、楚文化及科技考古等領域的重要園地,并且連續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和中國社科類核心期刊。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出版發行近百期,發表學術論文、考古報告等2000多篇,并出版了《河南省考古學會論文集》、《魏晉南北朝佛教學會論文集》、《論仰韶文化》等特刊,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了中原大地文物博物館工作的面貌。
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河南博物館數十年來的光輝歷程,同時也使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累累碩果的背后,有著河南博物院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他們嘔心瀝血,默默耕耘,為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和科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關百益先生,是30年代著名學者,近代考古學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奠基人。他知識淵博,著述宏富,于史學、金石學、考古學、甲骨學、方志學等皆有很深的造詣和卓絕的創建。孫文青先生,早在30年代,就開辟了漢畫研究的新天地,為漢畫研究奠定了基礎。解放后,河南博物館更是人才濟濟。諸如許順湛、韓紹詩、楊煥成、孫傳賢、任常中、周到、王瀛三、張維華、湯文興、呂品等同志,著述甚豐,在國內乃至國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如今,他們有的已年屆七旬,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齡,但在文博戰線默默奉獻,不知老之將至。更為可喜的是,在老一輩專家學者的帶領和鼓舞下,涌現出一大批后起之秀,他們不僅有扎實的文博知識,而且善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這是我們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河南博物院美好的未來。
河南博物院輝煌的今天,是各級政府和各界人士關心支持的結果。是河南博物院幾代人共同奮斗的結果。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豐富的文物資源以及全體職工的不懈追求,河南博物院將會以更加堅實的步伐,以嶄新的姿態、現代化的管理、多功能的服務、優美典雅的環境獨領風騷,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
-
“‘一帶一路’國家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修班”學員走進河南博物院
2023-04-28·四月的“老家河南”再次成為了中外友人關注的焦點。4月27日,“‘ 一帶一路’國家中國博物館...
詳情 >> -
“中·韓編鐘、編磬及相關音樂研究”國際學術會議隆重召開
2022-06-20·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專家通過新加坡線上講座傳播中華文化
2021-12-30·“我們一定要去中國,要去河南博物院……”,在豫博專家參加的“華裔文化藝術活動”線上講座互動...
詳情 >> -
鄭州市外國人社會融入服務站在河南博物院揭牌
2021-12-17·?12月14日,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外國人社會融入服務站”在我院揭牌,使博物館服務公眾的...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與韓國國立國樂院進行業務交流座談
2019-12-17·2019年12月11日,韓國國立國樂院一行8人前來河南博物院進行業務交流座談。雙方就202...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參加“中德博物館合作論壇”
2019-12-02·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研究員丁福利應邀參加論壇活動,并代表河南博物院做了題為《河南博物院—...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參加“中德博物館合作論壇”
2019-12-02·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研究員丁福利應邀參加論壇活動,并代表河南博物院做了題為《河南博物院—...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舉辦讀書交流會
2023-04-23·為弘揚尊重知識、崇尚文明的閱讀理念,打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提升單位職工的文...
詳情 >> -
“共享共建 健康河南”——河南博物院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2023-04-12·為樹立文明科學的健康理念,提高干部職工的身體和心理素質。4月12日上午,河南博物院舉辦“共...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開展“文明交通 綠色出行”宣傳教育專題活動
2023-03-31·為助力文明城市建設,樹立廣大干部職工文明交通意識,進一步規范院區車輛停放管理,3月31日,...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舉辦氣象法規知識科普講座
2023-03-29·3月29日,河南博物院邀請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科普專家團,開展“認識天氣氣候規律 提升防災減...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
2023-03-27·三月,春風拂面。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日)和第三十六...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開展2023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
2023-03-13·2023年3月12日是全國第45個植樹節,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響應省綠化...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組織開展“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
2023-03-08·為慶祝第113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引導廣大職工更加自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舉辦讀書交流會
2023-04-23·為弘揚尊重知識、崇尚文明的閱讀理念,打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提升單位職工的文...
詳情 >> -
“共享共建 健康河南”——河南博物院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2023-04-12·為樹立文明科學的健康理念,提高干部職工的身體和心理素質。4月12日上午,河南博物院舉辦“共...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開展“文明交通 綠色出行”宣傳教育專題活動
2023-03-31·為助力文明城市建設,樹立廣大干部職工文明交通意識,進一步規范院區車輛停放管理,3月31日,...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舉辦氣象法規知識科普講座
2023-03-29·3月29日,河南博物院邀請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科普專家團,開展“認識天氣氣候規律 提升防災減...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
2023-03-27·三月,春風拂面。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日)和第三十六...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開展2023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
2023-03-13·2023年3月12日是全國第45個植樹節,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響應省綠化...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組織開展“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
2023-03-08·為慶祝第113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引導廣大職工更加自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2022年大事記
2023-04-25·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2021年大事記
2022-06-09· 1月5日,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帶隊赴對口幫扶村民權縣野崗鎮楊堂村指導檢查脫貧攻堅...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2020年大事記
2021-07-08·1月4日,院長馬蕭林參加中央電視臺與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合作的"黃河之水天上來一一國寶音樂...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2019年大事記
2020-09-01·1月8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姜繼鼎到河南博物院調研指導工作,與河南博物院領導班子成員進...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2018年大事記
2019-09-06·1月3日,“文明的血脈——河南博物院文物精品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展覽匯集了河南所出夏代至...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2017年大事記
2018-12-06· 大事記?1月 1月4日,河南博物院舉辦消防業務培訓班,培訓班通過觀看視頻、現場教學等方...
詳情 >> -
河南博物院2016年大事記
2017-01-24·2016年,河南博物院以建設“社會化、現代化、國家化”博物館為主線,堅持改革創新,努力提升...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