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國學講壇】李新偉:《大河之光:多元一體視角下的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彩陶缽 河南博物院藏
1921年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的發掘,標志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發現并命名了中國第一個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也由此拉開仰韶文化研究的歷程。
經過百年來的不斷探索,研究成果表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礎最早奠定于史前時期,是中國史前文化長期發展的結果。作為黃河文化早期最重要代表的仰韶文化,是生命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史前文化之一,是中國古代文明主根,是探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關鍵。
仰韶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及“文化上的早期中國”中具有怎樣的地位?“多元一體”的“最初中國”是如何形成的?仰韶文化社會的文明化程度達到什么樣的高度?
3月18日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博物院舉辦的2023年中原國學講壇“黃河文脈?民族根魂”系列講座之“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第三講(總第335講),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偉做客河南博物院,為大家解讀多元一體視角下的仰韶文化。敬請期待!
一、主講嘉賓:李新偉
李新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史前考古研究室和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出版中英文專著3部,發表《中國史前社會上層遠距離交流網的形成》和《“最初的中國”的考古學認定》等論文近百篇。曾經主持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重要遺址發掘。中國在中美地區首個考古項目“瑪雅文明科潘遺址發掘和中美文明綜合研究”負責人。
二、講座主題:《大河之光:多元一體視角下的仰韶文化》
三、講座時間:3月18日下午3:00
四、講座地點:河南博物院西配樓二樓多功能報告廳
五、咨詢電話:0371—63582521
六、預約方式:請掃描下方微信小程序碼,選擇“活動預約”,按照預約界面要求如實填寫預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