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的爸爸總是在周六“不知去向”,直到那個晶瑩剔透的獎杯出現在爸爸的書柜里,我才知道爸爸正在從事一項“神秘而光榮”的工作——志愿講解員,每個周六就是他在河南博物院講解的時間。
我看著被爸爸擦得锃亮的獎杯,輕輕地撫摸著鐫刻在杯體上的大字——中國博物館十佳志愿者之星,我下定決心要向爸爸看齊,走進博物館,傾聽歷史的聲音。
作者在河南博物院參觀
我來到河南博物院,最吸引我的是鑲嵌綠松石青銅神獸,2500年前的楚國人憑借自己心中熾熱的情感和浪漫的想象,鑄造出了這個青銅神獸,神獸那略帶俏皮的神情仿佛在訴說著神秘的過往。
春秋時期嵌綠松石青銅神獸
除了增長知識,在博物館里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也經常帶給我心靈的觸動。
我來到“出彩中原——河南紅色文化陳列”展廳,當我正在閱讀“長夜破曉”“星火燎原”等內容時。突然我聽見“啪”的一聲,回頭望去,只見一個老人正朝著一位烈士的塑像敬禮。老人兩鬢斑白,努力挺直的身姿有些顫抖,右手舉至眉梢,眼神堅毅,雙眸仿佛閃爍著點點淚光。這時我注意到他的身上別著一枚勛章——原來他是一位老兵!
我心頭一顫,有些許酸楚:老人應該是想起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們了吧!那時的他們年輕、勇敢!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作為后輩,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們,并將這種舍生忘死的大無畏精神、這份對祖國對人民的愛與忠誠發揚光大!
走出展廳,我深切地感受到,博物館不僅有人類綿延不息的文明火種,還珍藏著我們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何其有幸能夠加入傳承者的行列,攜著博物館帶給我們的深刻影響,在未來的路上大放光彩!
小伙伴們,讓我們一起走進博物館吧!去傾聽文物背后的故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我們的血脈,讓偉大的民族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第三十四中學學生;指導老師:孔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