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古樂團專題音樂會在天津博物館奏響
4月30日晚,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賞音樂文物 聽古韻回響”專題音樂會在天津博物館奏響。這場演出是與天津博物館聯合,為配合館內展出的“聲動千年——中國古代音樂文物特展”精心策劃的專題演出,也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古樂音樂會。
在展覽中,音樂文物有賈湖骨笛、王孫浩編鐘、黃釉扁壺、漢代樂舞俑等,華夏古樂團圍繞這些音樂文物進行舞臺編排,為觀眾帶來了內容豐富、文化燦爛的樂舞表演。
《遠古的回響》用賈湖骨笛與史前陶樂器組合,傳遞了文明最初的樂歌;《詩經·鄭風·子衿》在編鐘聲久遠的詩歌重新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充滿西域風格的《胡騰舞曲》將黃釉扁壺上揚眉動目的胡人形象代入遐想。為了讓天津的觀眾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到古代音樂文物,演出期間還特別設置了“古韻新聲”觀眾體驗環節,走上舞臺的互動方式反響熱烈。
此外,華夏古樂團五一勞動節假期在天津博物館為觀眾奉獻了三場古樂展演,很多觀眾表示意猶未盡,發出感慨,“沒想到一場沉浸式古樂演奏真的讓文物‘活了起來’”。
隨著“聲動千年——中國古代音樂文物特展”的展出,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也將復原的音樂文物以舞臺化重構的形式帶給觀眾,試圖以沉浸式觀演模式讓觀眾深度感觸到古樂器的魅力所在,用這些音樂瑰寶跨越千年后的“重生”將觀眾帶入到歷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