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社會服務部(文創辦)榮獲“河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獎
?近日,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聯合會聯合下發文件,對34名第27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個人、14個第27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給予表彰。其中,河南博物院社會服務部(文創辦)榮獲“河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獎。
據悉,河南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聯合會授予河南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獲得表彰的集體是河南各行各業青年集體的先進典型,彰顯了新時代河南青年奮勇爭先、昂揚向上的群體形象。
榮膺這個獎項的河南博物院社會服務部,近年來始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精神,厚植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情懷,持續弘揚與傳承中華文明、中華文化,把文化自信通過便捷有效途徑傳播到千家萬戶,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創新文創產業體制,提升發展質效
社會服務部(文創辦)承擔著河南博物院的文創工作,現有18名工作人員,其中35歲以下青年所占比例為66%。近年來,他們樹立“大文創”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構筑“文創智庫平臺建設”,通過品牌授權、產品合作等方式開展工作,為文創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該部門是具有經營資質的非法人機構,有設計、銷售、市場、倉儲等崗位,還有線上運營、新媒體直播、輿情管理、粉絲管理、策劃運營等不同分工,經過幾年發展,已打造了一批能打能守的“博物館文創專業人才團隊”,在河南省文創產業的發展中走在了前列。他們先后榮獲各類獎項40多個,研發落地文創產品超1800款,銷售額4年內累計突破6000萬元。目前,社會服務部的合作企業數量近200家,河南本土企業占80%,直接帶動就業2000余人,間接帶動就業15000人。其中部分企業工廠位于鄉村,實現了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發揮了扶貧助困的積極作用,體現了河南博物院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2021年底,社會服務部開始嘗試發展“數字文創”,一經推出,迅速引起廣泛關注,其中“一起考古吧”小程序吸引了超過1億實名網友參與。在行業內首創AR彈幕打卡、數字紀念票等小程序;在國內首次舉辦了以博物館、企業、高校、粉絲幾方共同參加的研討會。并搭建了數字文創開發平臺,帶領省內外十幾家同行博物館在保護文物原始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數字文創的二次創作開發等,以多種形式的探索讓河南歷史文化頻頻出圈,創新創造了傳統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華麗轉身,同時也成為了行業內的標桿。
?深挖河南文化價值,助力文化產業發展
社會服務部作為文創行業的先鋒軍,在文創產業領域布局前瞻。在品牌建設方面,河南博物院版權保護工作已處于全省前列,并且獲得了“國家級版權示范單位”稱號案例。以“豫博文創”為主品牌,開發出隸屬于豫博文創的“豫來遇潮”“非遺來潮”“博物雅堂”“河南省博物館文創大賽”等子品牌,全面打造營銷產品類、文化活動類文創品牌,豐富了品牌的矩陣。其中,“豫來遇潮”是河南省文博文創行業的冠名品牌,已經與“老家河南”“黃河之禮”等文化品牌共同助力河南省文創產業的全面發展;另一個“非遺來潮”品牌是依托河南省非遺與博物館研究的融合發展下創立的跨界品牌,目前已擁有多種文創產品。
“豫來遇潮”品牌矩陣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發展理念,將河南博物院文創工作的先進經驗輸送給全省各地相關領域,打造了“縣域文創實驗室”。目前社會服務部正在助力周口市“弘周禮”、澠池縣“仰韶有禮”、鹿邑“道德清源”等子品牌的打造工作,致力于深挖各地文化元素,豐富產品品類。
?拓展交流平臺,提升河南文化傳播力
近年來,社會服務部梳理全省傳統文化資源,努力打造文化品牌,不斷學習先進同行、企業的模式,探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知識產權授權道路。先后與騰訊、百度百科、德國馬牌、螞蟻支付寶、天貓、華為、鴻星爾克等知名企業進行一系列授權合作,進一步豐富產品的文化屬性,實現了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統一。多次策劃舉辦文創展,聯合鄭州二七萬達舉辦《失傳的寶物》互動展,將巨型沙坑搬到商場,體驗考古魅力;與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合作,促進與帶動全省博物館共同舉辦“麥田里的博物館”展覽,集中展示了黃河文化孕育出的文化遺存。一個個網紅事件、打卡地的出現迅速拉近了傳統文化與公眾的距離,是博物館文創品牌價值展示展現的一種新嘗試。
同時,社會服務部還將文創作為文化傳播載體布局“海陸空”,努力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成為關鍵環、中高端。以“考古盲盒”為代表的博物館文創產品成功登陸加拿大大統華商超,網紅產品進駐Tik Tok英區直播間、東南亞銷售渠道。2022年6月“非遺來潮”系列代表作品前往法國亞眠參展,得到了全世界20個國家友人和亞眠市民們的高度贊賞。目前線上線下鋪設多個渠道,均由專業人才進行管理。豫博文創讓中原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原文化的悠久歷史,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日報、南華早報等國內外上百家媒體多次“點贊”,被譽為“國潮先鋒”。